本報訊(記者何鋼)記者近日從市建委獲悉,今年道路綜合整治除了7個續(xù)建項目,還將新開工光華路、童衛(wèi)路、幕府西路等13個項目。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,為增加環(huán)境整治的普惠性,今年將首次對100條道路的行車道或人行道實施集中專項“微整容”。
市建委綜合處副處長嚴懷貴告訴記者,今年新開工的13個道路綜合整治項目中,7個為沿街立面整治、6個為道路整治。其中,光華路、童衛(wèi)路、幕府西路、太龍路等被列入道路綜合整治名單,規(guī)模最大的當數(shù)光華路。
光華路為城東南重要的進出通道,拓建于1997年,設計標準已經(jīng)無法滿足當前需求,雖于2008年出新改造過一次,但僅僅是重鋪瀝青。道路底子差,再加上常年進出城的渣土車、大型貨車碾軋,早已不堪重負。記者看到,光華路快車道布滿“補丁”,道路起鼓、沉降、坑洞現(xiàn)象普遍,車輛行駛條件較差。一位等公交的市民告訴記者,由于路面坑洞較多,下雨積水,等車時經(jīng)常被過往汽車濺一身泥水。多位受訪市民均表示,該路路況不僅影響出行,也影響城市形象,希望盡早改觀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光華路設計方案大體出爐,脆弱的路基將重新更換,并將同步實施雨污分流管網(wǎng)改造、空中桿線下地、綠化景觀品質(zhì)提升等綜合改造。預計隨著大明路改造的收尾,光華路將于上半年啟動綜合整治。屆時市建委將聯(lián)合交管部門,參照精細化標準,采取穩(wěn)妥的交通疏導和施工方案。
此外,幕府西路(城河北路至幕燕路段)是進入回龍橋上大橋和穿過大橋前往河西的重要快速路通道,970米的道路將實施病害處理、路面出新、桿管線整治、排水、綠化等綜合整治。位于東部片區(qū)的徐莊軟件園紫氣路、仙林仙鶴門二號路北延也將實施道路綜合整治,提升路網(wǎng)環(huán)境品質(zhì)。
據(jù)介紹,列入今年城建計劃的20條道路綜合整治項目中,還包括7個去年以來的續(xù)建項目,如城西干道東側(cè)(漢中門大街至水西門大街)立面整治、瑞金路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、中山門大街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等。
除了主次干道綜合整治,今年我市首次提出對一批車行道、人行道實施集中“微整容”。市建委綜合處副處長嚴懷貴介紹,一般主次干道綜合整治,包括快慢車道、地下管網(wǎng)、道路景觀、沿街立面等十余類項目,占用路面多、時間跨度長、耗費資金大,而且為減少影響,每年在道路數(shù)量上也有控制!拔⒄荨眲t不同,它只針對一條道路的某個部分進行專項整治,或維修或更換,耗時短、費用不高、影響面小、見效快。
據(jù)介紹,今年我市總共安排100條道路車行道、人行道的集中維護。這些道路既包括洪武北路、永濟大道這樣的主次干道,也包括大方巷、西橋等一般街巷。最長的道路有上千米,最短的只有百十米。例如,洪武北路(長江路—珠江路段)人行道大部分為水泥路面,水泥剝離、路面斑駁、樹池起鼓、坑洼不平等問題突出,此次將按照海綿城市理念,改為更舒適的透水混凝土路面。金貿(mào)大街(江西路橋—建寧路)長度僅195米,人行道的面包磚風化沉陷,一些樹池起鼓,影響市民步行舒適度,此次將實施專項維修。
“一條道路綜合整治,短則三五月,多則一年。而人行道、行車道專項整治,最短可能只要幾星期!眹缿奄F表示,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的根本目的是為改善城市環(huán)境,提升市政設施服務水平,不斷增強市民獲得感、幸福感,啟動100條道路的專項集中整治,則是讓更多市民享受到城市建設的福利,體現(xiàn)環(huán)境整治的普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