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銀多網了解,10月21日,走進常山縣新昌鄉(xiāng),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樹,油茶樹上累累的茶籽果和白色的油茶花相映成趣,無疑是當地秋天最有特色的風景了。
“這幾天陸續(xù)開始采茶籽,11月7日、8日就要開榨了。”新昌鄉(xiāng)新昌村的王國進正在他的木榨油坊里整理碾盤、木龍榨等榨油工具,準備迎接接下來幾個月的忙碌。
王國進開過拖拉機、挖過石煤、做過空心樓板!2010年,想換行了。”這時候,常山正在大力發(fā)展油茶產業(yè),王國進轉型做起了榨油生意。
開始是機器榨,第二年,村里的一個木榨老油坊要轉讓,老油坊里水碓、木榨工具等一應俱全。對于老油坊,今年56歲的王國進有很深的感情,“小時候,我家就在油坊邊上,17歲我在油坊干過活。”于是,王國進買下了老油坊。由于老油坊已經破敗,為了安置里面的“老古董”,王國進特意在路邊上蓋了房子,取名“傳統(tǒng)榨油技藝展示館”。
“展示館里東西更齊全,過去看看。”展示館就在油坊旁邊,里面展示了手工木榨油從焙炒、碾碎、甑蒸、包餅、鍥榨等各道工序所使用的工具,墻上以連環(huán)畫的形式畫了相應工序的制作場景,簡明、生動。王國進還特意從山上引來水,保證里面的水碓能正常運轉。
走到展示館里的木龍榨前,王國進一時興起,拿起懸吊在梁上的撞錘,喊著號子,撞向油槽中的進楔。
這些“老古董”不僅中看,還中用,王國進除了機器榨油外,開始了木榨油業(yè)務!澳菊ト肆Τ杀靖,代加工的話,100斤茶籽加工費,機榨45元,木榨要50元,但木榨出來的油香,還是有很多人喜歡。”王國進說。
文化在這個時候產生了價值。自從王國進做了這個展示館后,他的榨油生意好了很多,去年榨了35萬斤茶籽。“不管是代加工的,還是來買油的,他們過來看到這些東西,覺得我這里的油品肯定好!
而更大的價值正在顯現,很多人聽說這里有個展示館,都會來看看,順便買點茶油回去。由此,王國進的農家樂“老油坊山莊”的生意好了許多,正在擴大規(guī)模,房間從4個增加到了12個,甚至還建了會議室和卡拉OK廳。
接下來,王國進又有了新的想法。他指著門口的新昌河說,明年準備平整出來,放進小游船,讓大家來這里,不僅可看,還可玩。
【特約觀察員、浙江省常山油茶研究所所長王金生點評】常山的傳統(tǒng)榨油方法和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新昌又是全國油茶之鄉(xiāng),發(fā)展條件得天獨厚。近年來,常山縣利用豐富的油茶資源和民俗文化,打造區(qū)域油茶加工集散中心。王國進在發(fā)展過程中,自覺傳承非遺,和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結合起來,為常山的油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在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(fā)展背景下,這無疑是農民增加收入的一條好路子。
來源:浙江農業(yè)信息網